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睢县水城骄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讯快递

睢县人苏金伞——20世纪20年代足球运动“河南五虎”之一

时间:2014-06-27 09:59:16  来源:新浪网  作者:

20世纪20年代,洛阳的足球运动兴起,这与河南省的足球运动发展是分不开的。1924年5月,河南足球队勇夺华北运动会足球赛冠军,极大地激发了洛阳学子的足球热情。彼时,为世人称道的足坛“河南五虎”,其中有三人在洛阳当过教师,为推动洛阳足球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1 “河南五虎”带动洛阳足球发展

在《洛阳文史资料》中,洛阳晚报记者找到王兼三撰写的《忆二十年代洛阳的足球运动》一文。

王兼三,洛阳人,1936年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曾在陕西、晋西北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48年任洛阳龙门煤矿经理,后转入教育界,1966年退休。

中国大学初名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是孙中山等人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而创办的。该校于1913年4月13日正式开学,1949年停办,历时36年。孙中山先生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于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中国大学,宋教仁、黄兴分别为第一任、第二任校长。

王兼三在书中写到,当时的河南足球队主要由河南大学、河南省体育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体专)、河南省一高等学校的精锐队员组成。来自河南大学的“主将”有屠新园、李崇武,体专有徐忠汇、苏金伞、马信忱等。1924年5月,河南足球队勇夺华北运动会足球赛冠军。

徐忠汇踢中锋,球技十分了得,不论是盘球、带球,还是劲射都技压群雄,往往在冲锋陷阵时捷足建功。

屠新园和李崇武是左右边锋。屠新园身高体壮,擅长劲射,其射出的球又狠又准;百米健将李崇武速度快,传送及时,和中锋配合默契,鲜有失误,他还有一绝招,即发的角球稍带旋转,对方守门员稍不留神,球便旋入网底。

苏金伞身材粗壮,力大过人,是个好中卫。凡球落到他的周围,很少有人能抢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称其为“大铁锥”。

马信忱号称“铁大门”,为当时的洛阳人熟知。

以上五人均为20世纪20年代初河南足坛名将,号称“河南五虎”,他们为河南足坛增添了荣誉,也对河南足球运动包括洛阳足球运动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 “大铁锥”苏金伞成为全国著名诗人

苏金伞,1906年出生于商丘市睢县,受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读书。1920年暑假,14岁的苏金伞和同学结伴坐上开往开封的火车,立志报考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当时,苏金伞除了爱好诗歌,还爱好美术和足球。在师范学校的几年里,他将豪情挥洒在球场上,踢球踢出了名,成了全校最好的运动员,在各种体育比赛中为学校争得荣誉。

苏金伞后来考上河南省体育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到河南体育场工作。1939年,苏金伞到河南大学任体育教师,当时,河南大学因日寇侵占开封而迁到今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苏金伞随河南大学一起来到潭头镇。

在足球之外,苏金伞一直坚持诗歌创作,出版有《地层下》《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新中国成立后,苏金伞曾任河南省文联主席。1997年1月24日病逝于郑州。

3 低年级学生踢木球练球,小学球赛不断

1924年, 王兼三上小学时,洛阳的小学足球运动已普遍开展,高年级都组织了班队,经常举行对抗赛,“每次比赛我都爱看,在场边急得双脚发痒”。

每到课外活动时,王兼三便和几名同学一起到操场练习踢球。由于学校的足球数量有限,低年级学生不易领到,“只好使用桐木疙瘩稍加砍修,当球来踢”。

据资料记载:“自洛阳城区一小成立后,小学之间的比赛更为频繁。当时扶轮小学的足球踢得也很好,几个小学之间相互比赛,接连不断,平均每周都有一次比赛。”

“扶轮”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铁路中小学的专用校名,最早出现在山西大同。1917年,大同铁路工人为解决子弟入学难的问题,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扶轮小学堂。

20世纪20年代的洛阳,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当时的洛阳驻军都喜欢踢足球。

20世纪30年代中期,洛阳足球运动迎来“全盛时期”,洛阳也因此被时人称为“足球城”。

4 师生对抗赛,体师联队技高一筹

在《忆二十年代洛阳的足球运动》一文中,王兼三还详细记述了省立洛阳八中校队与体师联队的一场精彩比赛。

那时,“河南五虎”之屠新园、李崇武、马信忱三人在八中任教,他们身为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球赛,就邀请各校体育老师到八中组成体师联队和八中校队进行比赛。

比赛开始后,八中校队队员虽年轻力壮,拼杀勇猛,但因球技见绌于体师联队队员,很难进球得分。

比赛进行了30分钟后,体师联队展开攻势,先由右边压境,后又传到左边,“河南五虎”之一李崇武得球后,稍往前带,快速传递,把球送到禁区附近。中锋白光武得球后,带球冲刺,三盘两带,连过三关,一举轻射,球应声落网!

上半场结束,体师联队以1∶0暂时领先。

下半场易地再战,八中校队为了不再失球,改变战术,打起防守反击。体师联队见八中校队攻势减弱,也不想扩大战果,便各自施展球艺,以显其能:“时而高球飞传,时而地滚穿梭,似进非进,似攻非攻,球技十分精湛。”

见此情况,八中校队气得按不下火,奋力反攻,中卫王道隆得球后,急欲带球前进,适逢体师联队队员赵中立(外号“赵铁腿”,时任明德中学体育教师)截击,二人相撞,只听一声呼叫,赵中立“右膝骨挫折”,不得已,便鸣金收兵,一场鏖战至此罢兵。

提起这场比赛攻进唯一一球的白光武,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国足”王之宣,他是我市关林镇八里堂村人,20世纪20年代中期成为国家足球队队员,踢中锋。1932年前后,王之宣“挂靴”,退出足坛,回到洛阳,他的回归对洛阳足球运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