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睢县水城骄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度报道

时代呼唤基层领导者更高的感性素质——追寻远去的马海明

时间:2023-03-22 16:10:32  来源:  作者:

中国报道讯  (张洪祯 尹多多 报道 通讯员 何中兴)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重渡沟,是一个钻在伏牛山深处的小山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所以一直比较落后。从20世纪末开始,通过二十多年的旅游开发,现在已经成为名扬全国的县域旅游发展典范,被称为“重渡沟现象”。全村1706人,2019年,重渡沟景区接待游客90多万人次,全年综合收入5亿多元。

重要的是,随着重渡沟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程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个现代文明山村的崛起,辐射并带动了全县乃至周围几个县一大片山区的生态文明迅速发展。

第一个发现重渡沟自然美的人是马海明。

当然也是他第一个认识到了重渡沟的价值,并制定了一条包括以后几十年的发展路线。也就是说,马海明在二十年多前就已经看到了今天的重渡沟和未来的重渡沟。

马海明当时任潭头镇副镇长。在人们都还不知道山水旅游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他预计到几年以后普通人的旅游会热起来,而且会从繁华都市和名山大川逐步转向普通的田园和山区,引导并带领村民开始了建设重渡沟景区的艰难跋涉。

最早认识到马海明的价值并向外推介是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县纪委准备在全县开展廉政教育,希望将上善若水和高风亮节等水和竹子的品质用来进行廉政文化建设。邀请了画家关俊声、导演李天意、工艺美术家张健到以竹海和山泉闻名的重渡沟调研,三人在重渡沟见到了村民们捐资80多万为马海明修建的纪念园,那里有马海明的铜像和功德碑。当然也就知道了马海明作为一个先行者开发重渡沟的故事,还有近2万人自发为马海明送葬的场面,同时也得到了一本马海明创作出版的纪实文学《情系重渡沟》。县纪委工作人员读完了马海明这部约三十万字的倾心之作后,又赶赴重渡沟做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后来,栾川县纪委监察局就下发了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中开展向马海明学习的决定。随后重印了2000本《情系重渡沟》,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每人一本。

与此同时,李天意编了戏词,谱成戏歌。同期,马海明的事迹还在《新华社每日电讯》上进行了报道。

县纪委的同志说,马海明做的事我做不来。不能叫更多的人知道马海明我们良心上过不去,不能把马海明宣传出去我们觉得对不起他。这是时任县纪委负责人第一次见我时说的话。栾川县纪委为了更广泛地宣传马海明,决定创作一出曲剧先在本县范围内演出,慢慢扩大影响。原籍洛阳孟津的作家焦景周推荐了我。我年过古稀,来日无多,已经决定不再接受“命题作文”。但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读了马海明那本《情系重渡沟》,忍不住还是披挂上阵了。感动我的不仅是马海明的先进事迹,更叫我动心的是马海明的人格魅力给我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

在重渡沟住了一个多月,发现被马海明感动的人很多很多。

我住在村支书贾文献的家庭宾馆里,自然与文献谈的话最多。开发重渡沟他始终站在马海明身边,马海明来重渡沟吃住都在他家。他问马海明叫海明哥,一个村干部跟一个乡干部叫哥,并不是有亲缘或者朋情什么的,而是对劲儿。文献经常回忆起马海明,说着说着就伤心地哭了。他说,海明哥想开发重渡沟,其实我也不知道中不中,但他人好,他叫弄啥总觉得不好推辞,就跟着他干,给他帮忙。

不断有村里人到住处来找我说马海明。早晨或傍晚散步的时候经常有人主动跟我打招呼,然后说起马海明就没个完。

我采访过好几位全国闻名的英模人物,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始至终没有听到一句二话。

洛钼集团职工刘景文自己出资制作了纪录片《碧水青山忆海明》。

吴振华,秋扒乡,早鸭石村小学校长,也写了个马海明和重渡沟的剧本,主动找到我,说,我看过许多写马海明这号人的戏,觉得马海明有许多跟那些人不一样的地方,想写写不来,我把我的材料和剧本都送给你,你肯定能写好。

作家焦景周,原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本来推荐我写戏后就没有他啥事了,可是他接触到马海明的事迹以后跟县上同志的心思成一个样儿了,他说,我跟马海明是同行也是老乡,不写点东西对不起他,良心上也过不去。于是他很在心地写了电影剧本《我的绰号“马大煽”》。马海明非常会“发动群众”,说话很有煽动性,重渡沟的老少爷们喜欢叫他“马大煽”。

贺金涛是文学爱好者,当年和马海明是文友,主动揽下了马海明纪念园的日常打理等杂务,当然给一些零星游客当义务讲解员更是老贺之最爱。在他心目中,马海明那简直是个完人,能拉会唱,能写会画,多才多艺,悟性极高,人又特别好,他要弄啥事没有弄不成的。老贺跟我说,你别嫌我啰嗦,我就是想叫你把我心中的马海明写出来,叫人们知道马海明是个啥样的人。

重渡沟人家儿比较集中的地方有一棵“菩提树”,马海明经常在这个人们聚集的地方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动员群众”。当年马海明调到县里旅游工作委的时候,李松发就站在树下的四轮拖拉机上,从口袋里掏出自己暗地里写下的欢送辞,大声念了起来:是谁唤醒了这沉睡千年的大山,是谁给咱重渡沟村老百姓找了一条致富的门路?不知道他到底跑烂了多少双鞋,也不知道他究竟流了多少斤汗……十几条汉子把酒举过头顶,和着泪水一饮而尽,然后抱头痛哭……那时的重渡沟旅游开发才初见成效,可以想知,现在的重渡沟人对马海明的感情。

在栾川县曲剧团的《情系重渡沟》中演马海明的是王群。最近又见到了他,我告诉他,栾川县认出我的人都说你这个马海明演得好。王群是个实在人,说,主要是栾川人喜欢马海明。不过这回他也多转了个弯儿,说完笑了,笑完说,主要是你把马海明的样儿写出来了嘛!

在河南豫剧院三团的《重渡沟》中演马海明的是贾文龙。《重渡沟》得了“文华大奖”,记者采访他的时候,理所当然地会对他成功塑造的马海明形象要夸赞一番,贾文龙立即抢过来说,我沾了生活原型马海明镇长的光。我心里明白,他说的不是套话,我们的的确确觉得,因为种种原因,舞台上的马海明距离我们所知道的马海明还差得很远。贾文龙多次去重渡沟体验生活,整个剧组甚至住在重渡沟排练近一个月,他们应该也受过跟我一样的村民们的熏陶吧!

我问马海明的妻子关长荣,听说你和马海明结婚时你是国家正式干部,他是“合同工”,你咋看上他了?那时候“吃皇粮的”跟“农村户口”可是天上地下呀!长荣很认真,说,他人好,有才。

……

为什么这么多人真心实意地爱着他,义无反顾地追随他,在他离世后一直无法释怀地想念他?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动着大家的心,但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暗物质”,能产生这么大的能量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人格魅力来标明这种能量?

我们这个社会一直很重视基层领导者的忠诚度,忠于组织、忠于职守、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对基层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给予同等的重视?

重渡沟景区自己出资建了一座规模不小规格不低的“马海明先进事迹陈列馆”。其实他们想建的是“纪念馆”,但“纪念馆”不大好批。正式开馆前,总经理刘海峰不仅约我先睹为快地预览了展览,而且专门腾出一天时间给我当导游,把重渡沟景区这件马海明的作品重新又品味了一遍。刘总满怀深情地介绍,加上他三言两语的感慨,使我又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在意的东西,对一些已知的细节也又有了新的认知。

重渡沟人认为马海明很有学问,其实马海明没上过几天学,该读书时没书读,该上大学时大学停办了。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人才,他喜欢学习,碰到啥书读啥书,见啥学啥,学啥会啥,反而成就了一个通才。二十多年前的重渡沟没有网络,没有大学生,马海明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你想问啥他都能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其实百科全书上没有的,他也有。比如重渡沟的风土人情,地质、土壤、植被、水质……甚至家庭生活、少儿教育、喂猪养羊、中医中药、疑难杂症等等。更重要的是他都可以用对方能听得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他用的那个方式能很快地打动你。比如,你问他为啥想搞旅游?马海明就会反问,人为啥想喝酒?又不解饿也不解渴的。喝了美呀!这个美就是有吃有穿了才想要的。再有几年,富了,就想美,更美,旅游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再比如,人们问准备好了没人来旅游咋弄?马海明会说,柱子脱坯为啥总叫雨淋?老天爷为啥不淋老二那坯。柱子等天晴开了才去和泥,坯还搬不起来,雨就来了。老二是下雨天和泥,还不用担水,雨一停就脱坯,后一场雨来时,他的坯就可以垒起来用草苫子盖住了。

把很大的道理、很深的学问、很新的思维用通俗的语言和贴切的比喻生动地讲出来,别说一般人,就是普通的学者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从某种程度讲,这代表着讲述者对他自己研究的东西思考的深度。

在许多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中,说先进人物时,总是把人家搞得苦不堪言,甚至可怜兮兮,以博得同情。但马海明不是这样,他主动请缨,单枪匹马进入重渡沟,面临许许多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但从没有听说他啥时愁眉苦脸。他始终满怀信心,克服着,快乐着,享受着,享受自己一件心爱的作品的创作过程!

我想到了风流潇洒的毛泽东,举重若轻的邓小平,从没有听说过他们俩叫过苦说过难。我参加工作时的那个老局长,杨春献,总听他说,工作要是一点不难,使不上劲,有啥意思?

我看到过一个报道,说因为缺乏资金,重渡沟景区开发之初,沟里的建设大都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亭子,是几根木头的架子,顶着一蓬麦秸秆;亲水栈道,是用山里最常见的桦栎木砍削拼搭而成;山间步道,是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碎石子铺成的……又是在替马海明叫苦哦!我知道,这些都是马海明精心设计亲自施工的,但是这种呈现并不光是马海明因为没钱不得已而为之,而是有一种很高的追求在里面。这种追求在景区的设计中始终是一以贯之的。

看一看马海明的美术作品和书法作品,读一读马海明创作出版的纪实文学。

再看看马海明给另一个景区抱犊寨的建筑设计,整个山寨那种修旧如旧的创作思维和真实感觉,特别是那段从峰顶直通深谷的山路,依山型而蜿蜒,那些台阶和栈道都是就地取材,几乎没什么加工,不事雕琢,反而粗粝自然,与美丽而险峻的山石和植被浑然一体……

还有马海明留下的许多景点和农家宾馆的设计图,马海明给重渡沟景区农家宾馆起的那么多很民间很文化很实用的名字。

马海明创办过“竹林诗社”。

马海明主编过《潭头文学》。

马海明给民间剧团排过戏。

马海明为了宣传重渡沟旅游,和著名相声演员刘全刚合说过相声。而且看照片上马海明的那个位置,他应该是“逗哏”。

……

我明白了,马海明的这些设计一直有一种渗透在骨子里的朴的精神。首先这种设计与本地的原驻景物十分和谐统一,而从美学的角度看,朴才是美的本质,那么超越豪华的朴可以说就是大“豪华”,骨子里渗透着朴的精神的美就是大美了吧!既简便又经济,又能达到大美的效果,何乐不为呢?这些都是马海明——一个作为最基层的行政干部的“外行”所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

许多人夸马海明接近群众,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喜欢说他的穿着随便,不讲究,跟当地村民在一起几乎分不出来。看了马海明留下的那些照片,又专门向村民做了打听,我觉得他们没有看出其中的妙窍。马海明的穿着表面看来,是很朴素,与重渡沟当地的村民是没有啥区别,甚至有时还不如普通老百姓。但那身普普通通的衣着,穿在马海明身上,却是那样的整洁那样的合身那样的得体那样的有文化,色彩搭配也是那样的自然和谐,即使是有的打了补丁,那针脚和补丁也统一在“和谐”之中。加上他那一双深邃的眼睛和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仪态,在一群普通人中绝对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哦!怎么会不容易认出来呢?

刘海峰向我介绍马镇长在工作上常使的“歪门儿”。他真不愧是马海明的学生,实至名归的“马粉”。每介绍一种之后,还总能从理论的高度来一句精辟的评价。

比如,一个人因为不懂,采了景区的水锈石,按规定该罚款,那人不答应,马镇长就说,写个检查算了,检查了就不罚了。检查写了,印200份,要张贴,那人不干了,说,还不如罚款哩,罚吧!

海峰说,深山区传统文化遗存比较多,讲究“要脸”和“不要脸”,重渡沟人把“脸”看得比钱重。这东西马镇长当然清楚,而且善于活学活用。

再比如,马镇长在重渡沟开发时,弄了个很大的委员会性质的组织,把一些在地方上有声望的和亲朋多的人弄进去。碰到“钉子户”了,就叫“关系人”们上门去做工作,一般都能迎刃而解。

海峰说,马镇长说过,我们现在还没有完成“熟人社会”的最终蜕变,这东西现在有时候可以用用。

还有,一些掌握着权和钱的人为别的公事来县里乡里了,马镇长就找法儿搭讪,“诓”人家“顺路”来重渡沟玩玩,又是打“野味”哩,又是采山珍哩!进了山他就节外生枝,介绍起“北国江南”来,竹海、山泉、果酒、民居……“马大煽”能“煽乎”啊!只“煽”得对方“开窍”了,随口说,这“地儿”真好,将来可以搞搞旅游嘛!那马镇长就抓住他了,你不支持他都不中。

海峰说,我跟着马镇长办这号事,总忍不住笑。马镇长说,你笑啥?笑我这是“歪门邪道”?这是毛主席的“迂回战术”,老邓的“黑猫白猫”!

去看了几家新近由农家宾馆改造升级的民宿。重点是提升文化品位,提升精神的舒适度,造就更加令人心旷神怡的软环境。为此目标,大多数家庭宁可大量缩减房间和床位,但收入却不仅不减反而成倍增长。正是旅游旺季,又赶上学生放暑假,我这样的“贵客”,总经理订的房间,也需要在大厅里等前边的旅客退房才能入住。你不能不感叹,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是正儿八经地提高了。这种提高标志着已经站在物质生活富足层面的人们,开始向精神生活满足的层面——主要是向审美层面搜寻了。

刘海峰在给几家民宿主人做了一些软环境方面的建议之后,总喜欢说,首先你们自己要有这方面的追求和感觉,要不你怎么能体验并满足来客的追求和感觉?当我惊奇于他的超前思维和先进意识时,他却说,二十多年前马镇长就这样想这样说而且准备这样做了,遗憾的是他走的太早了,另外当时也还没有现在这条件。

我更加另眼看待马海明这个藏在深山少人知的级别最低的领导者了!除了众多成功领导者共有的诸多种人格魅力之外,我发现马海明还有一种东西更加突出,那就是感性素质比较高。

在“歌颂”马海明的两个舞台剧的创作中,我一直希望用“先行者”来做这位先进人物的标志,我认识到的仅仅是他超前地看到了重渡沟的旅游前景,希望以此来改变村民的生活困境。现在看来,在我们整个社会物质生活逐步满足之后,开始向更高的层面攀登的这个节点上,对于广大的基层领导者,马海明的这种先进的示范意义就更加非比寻常了!

“音乐家周海宏在给中央党校学员讲感性素质的培养时说:“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物质水平提高了,却不一定能懂得感受幸福”。“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生活条件的素质,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素质”。21世纪中国开始全面迈入了小康时代。小康时代,是感性需求全面升级的时代,小康经济是感性经济。因此,这个时代企业家的感性素质,对整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是生死攸关的影响”。因为企业的发展,靠产品的升级和换代。而功能性的升级和换代往往只能是原地踏步,只有感性品质的升级和换代才是真正的飞跃。

刘海峰也说,我们现在的升级改造提升的都不是功能性质量,提升的都是感性质量。他又说,现在,当年马镇长需要却不具备的那些条件已经逐渐具备了!

时代变了,富裕起来的普通老百姓变了,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的基层领导者也在变,时代呼唤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的基层干部和企业家这些基层领导者们具备更高的感性素质!

想到周海宏好像还表示过(大意),感性素质低的人幸福少,感性素质低的人成功难,感性素质低的人破坏大。我顺笔调侃一句:在马海明眼里,重渡沟旅游是他呕心沥血创作的一件艺术品,若有人重金贿赂他,希望改作他用,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是绝不会答应的……(全文完,作者为国家一级编剧,主要作品有:豫剧《焦裕禄》《任长霞》《村官李天成》、曲剧《牌坊村》、话剧《范蠡从商》、曲剧报告剧《情系重渡沟》等。)

附:

马海明简介

马海明,1997年任河南省栾川县潭头镇副镇长时,在普通人还不知道山水旅游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发动并带领群众开发重渡沟景区,历经千辛万苦,将昔日穷山沟变成国家4A级景区、“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被誉为栾川旅游的“拓荒者”、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后因工作出色被调任栾川县旅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5月7日,在栾川县抱犊寨景区开发建设中因车祸不幸去世,终年58岁。2015年9月26日,中共河南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马海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