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睢县水城骄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读水城

河堤岭(三):岭上人家世居有故事

时间:2016-09-08 18:01:26  来源:  作者:

 【阅读提示】

“问我始祖来何处,晋南洪洞大槐树。槐树荫泽极广覃,北平山左及河南。”这是民国初年河堤岭阎永仁诗《题洪洞大槐树》,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概述了明初向河南等地迁民的情况。而新中国建立后,河堤岭大街上仍存的明代栽植的5棵被称为“老槐爷”的大槐树,具象地见证着岭上人家的迁徙历史与怀故情怀。

千百年来,河堤岭的姓氏没有迁民年代的确切记载。根据民间传说和有关材料的分析,如今河堤30余姓氏中,何、董、贾、曹四姓定居于此的年代最早,何姓、董姓大约在五代十国时期,居住在西村的高岭之上;贾姓、曹姓大约在北宋初年,居住在东村的高岭之上。而号称“河堤四大户”的阎、梁、崔、宋四姓均系明代迁此。东村阎姓,是在明末李自成起义时,为避战乱于1640年前后,阎氏七世祖阎梦熊兄弟3人从鹿邑阎鱼池村迁此,有方公夫妇收留,居住河堤东村岗岭之上。南村梁姓于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迁居滑县州白丘集,明宣德间迁居睢州城南梁园,明嘉靖梁氏一支再迁于河堤岭东、马吾楼西的高岗之上,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一支迁居河堤岭南村。西街崔姓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从山西洪洞迁入河堤,定居于西街路南岗岭之上。西村宋姓来源于商丘,明初有一支自商丘迁居河堤岭北八里郭楼村,后来两支外迁,一支迁于河堤岭西村。另有东村余氏,约于明初迁此定居;河堤吴姓据说从江南迁来,居于西村路南高岗之上。

漫步聆听古岭的磐音,远离城镇的繁华喧嚣,放慢自己的脚步,感受世外桃源般悠闲的节奏。村里的点点滴滴,都是千百年岁月沧桑的沉淀,品味起来越嚼越香。

朱元璋经河堤岭朱棣封臣睢阳卫

明太祖朱元璋与河堤岭情缘颇深。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此时,他为选国都几经波折。朱元璋觉得以应天为国都的历朝都是气数不久,似乎不太吉利。三月,朱元璋派兵攻取汴梁(今开封)。许多人建言定都汴梁。朱元璋很重视,于四月亲自前去实地考察。四月二十四,朱元璋由南京出发,经亳州、鹿邑、柘城,过河堤岭铺,一路人马浩浩荡荡前往汴梁。五月二十二,改汴梁为开封府。但朱元璋认为汴梁虽然位置适中,但是无险可守,四面受敌,论形势不如应天。八月,朱元璋正式下诏,以应天为南京,汴梁为北京,确定了两京制度。之后,北伐成功,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诸多领土。

事后,朱元璋将有功大将兼同乡罗贵封为睢阳卫(今睢县)指挥使。罗贵在此精心管理,发展生产,社会呈现出安定祥和、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为此,他把在安徽怀远县老家的亲人罗家七户迁来河堤岭罗庄定居。罗氏人口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睢州罗氏姓族的发源地,后又迁至周堂罗庄等多支。朱元璋还将随征有功的李贵,封为怀庆卫使正百户;正统年间,李贵之孙由怀庆木楼村迁徙至睢州白楼东南五里,称李庄。朱元璋的提牌官刘相玉,在战争结束后,举家迁至白楼南六里落户,村以人名,称刘相玉。

四子朱棣,是朱元璋26子中唯一被朱元璋认为“类我”(酷似自己)的,刚满10岁就被封为燕王。在扫北的过程中,朱棣多次路过河堤岭。其中,燕王御前指挥使白鸾(字伯尹),随燕王北征时途经睢州旧直阳乡(今河堤岭)直阳庙,因重病不能随军北征,请求辞职。燕王批准,并赐直阳田地二百亩在此定居下来。1402年,朱棣在南京登基后,永乐年间他将功臣名将封于河堤岭一带的有:山东好汉马四,善使铁把兵器,勇猛过人,因随燕王北征有大功,封睢阳卫千户,兵营屯田于平岗西一里,称为马四营,今马营。山西人王付君迁任睢阳卫镇抚使,兵营屯田于胡堂南五里,村名曰王营。

睢州城南十八寨河堤筑寨护家园

河堤岭因地处要冲,历受战乱侵扰。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河北刘六、刘七农民军手下贾勉所领一队,窜至河堤岭骚扰抢掠,并将马路口黄宝之女杀害分尸弃之道旁。嘉靖元年(1522年)十二月,山东王镗农民军一部窜至河堤岭抢掠,遇河堤岭赵雷之女,抢掠上马,赵女大骂,被刺杀死。清咸丰三年(1853年),捻军进入豫东,睢州民众为保家护院,纷纷修筑寨堡。清光绪《睢州志·寨工》:“咸丰三年,当道以贼势猖獗,属劝筑寨,为坚壁清野计。乡民多以为难。有率而为之者,众见其多便也,于是共竭力修筑。”共计修94寨,其中城南建18寨,河堤岭寨为其一。

所谓“筑寨”,就是官府或乡绅为抵御匪患兵灾,保村护民,组织民众在较大村落外,依地形地势外筑坚强高大的寨墙,寨墙下部垒砖,上部夯土,寨墙上多设垛口,四角多设岗楼;寨墙外则开挖护寨河,并设寨门、吊桥,集居住性与防御性为一体,练兵屯粮,夜间巡警,以防被抢,附近的小村日落前也牵牛拉粮住在寨里。因筑寨工程浩繁,刚开始很多民众有畏难情绪。《睢州志》所言“有率而为之者”指丁庄人丁玉堂捐资筑寨,原汪堂村更名为丁庄寨;孙聚寨有位名叫孙聚的人倡导筑寨,寨名孙聚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两寨修好后大家见成效明显,便也纷纷仿效努力筑寨。

河堤乡乡长杨建中介绍,河堤岭寨筑就,相当壮观。寨墙高约三丈,底宽五丈,顶宽一丈,周长九华里。寨外有深沟名曰海濠,口宽五丈,深三丈,底宽一丈五尺,周长十华里。建筑东西南北四座寨门楼,为青砖白灰扣缝。大门洞口为圆拱形,宽一丈五尺,高一丈八尺,圆拱门洞深四丈。槐木精制门扇,用铁板夹制,铆钉固牢;门后有木栓三道,更有尺粗之木作为横杠门栓,两端插入洞孔之内,其防御外侵坚固程度可想而知。门洞砖砌平台之上建有砖木结构门楼(作为观察敌情、站岗放哨之用),四角八挑,檐牙高啄,雄伟壮观。寨门额匾,东门额书“一方保障”,南门额书“金星焕彩”,西门额书“昂极交辉”,北门额书“人杰地灵”,韵高雄浑,苍劲有力(阎治全《河堤岭史话》)。四寨门之外接通衢大道处,各建有吊桥一座。清晨放下,民众劳务耕作,迎接四方嘉宾;入夜吊起,防贼盗之侵扰。四个寨门均为扭头门,坐落位置偏离大街主轴向左50米,并且门的方向均不正,偏向左方。河堤寨建成之后,确实起到了《睢州志》所言“凡官兵过境,有所供应。匪徒野无所掠,寇氛缘此渐息”的作用。1940年,东寨门匾额字迹脱落,由东村会首、著名中医阎用奇先生重新书写“一方保障”四个大字悬于其上。78岁的河堤东村村民阎学昌告诉笔者,古寨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尚存,后被村民盖房或烧砖拉土而逐渐平毁,目前仅存数米长堌堆。河堤寨里南门至北门相距2华里,东门至西门相距3华里,人称三里长街。洪武迁民时有5棵古槐纪念树,已近500年高龄,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屹立于河堤岭大街之上。北门里的火星庙、北门外的土地庙、东门里的泰山庙、西门里的关帝庙、南门里的慈善奶奶庙和州南名刹明皇寺,6座庙院建筑宏伟,为河堤岭寨增添了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每逢庙会(北村十月初三、东村四月初八、南村六月初六、西村十月二十二),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河堤八景”(董桥春晓、寨楼曦光、泰庙晨钟、古槐苍葱、火星香灵、关帝显圣、寨墙雄风、明皇暮鼓)成为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八方来客。而河堤岭地处水陆要冲,过往商贾遥望岗岭壮观之势,无不驻脚食宿,使其成为睢州之南集市贸易的重镇之一。

岗岭之上“百家姓”古村代有人才出

清代,河堤岭南村梁家出了个武术世家,祖孙三代皆武艺高强。梁中兴,道光年间官拜归德卫千总。他自幼喜爱武术,拜师求教,平时在家白天习文,夜晚练武。河堤岭东梁楼村后直达杨贵楼村南的梁家田园之上,修筑一道四里多长的跑马岭。梁中兴在岭上跑马射箭,在园中舞枪弄棒,练就一身好武艺。后在军营中品德和武功表现突出,被晋升为河南归德卫千总。在梁中兴的熏陶和影响下,其子梁泰然也是武艺远近闻名。梁中兴的孙子梁文光在河堤岭一带也是出类拔萃的武林高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法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朝廷急需武英之才,下诏全国各地选拔推荐。河南归德卫守备号召归德府各县习武之人集合比武,择优而用。梁文光踊跃参加了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当场被录选为武贡生,进京城武堂继续深造。新中国成立前,河堤南村梁永亮(梁中兴六世孙)的堂屋是五脊六兽,并有铁锁链相连,其门楼悬挂着匾额:“归德卫千总梁中兴德高年少道光二十年仲春”。

民国时,河堤岭阎家则有阎冠卿、阎泗洙、阎文奇、阎用奇、阎序奇等名中医。河堤阎氏第16世人阎延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仅18岁。在睢县平岗以教书为名,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日寇侵华睢县沦陷后,他于1938年赴泗水新四军彭雪枫部任参谋长,彭雪枫牺牲后即任师长。1948年年底,在淮海战役中阵亡于萧县,时年31岁。其弟阎延龄,1926年生,历任开封市委办公室秘书、科长、副主任、新华社河南分社采编部主任、中共开封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兼《开封日报》总编辑。1975年,调任中共安阳市委秘书长。1982年,调任平顶山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河堤村的崔振远(出生于1946年)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196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先后在兰大微电子实验室、青岛半导体研究所等从事科研工作。1995年,任河南省计算中心总工程师,完成河南省第一台国外大型计算机的引进、技术接收、安装和运行。20世纪90年代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在国外大学作客座研究员近两年,从事dcs技术研究,期间负责指导数位外籍研究生的研究课题。编辑出版专业技术著作4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