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读水城

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前身

时间:2012-12-06 14:45:03  来源:睢县政协网  作者:

平岗镇位于睢县西南边陲,与太康交界,历来是睢县的重镇,扼守南大门。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前身就是在此成立的,战乱年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那是1946年冬天,豫东平原上的广大劳苦大众,已饱受着饥饿的煎熬、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践踏、寒冷的袭击、战争的创伤。“寒凝大地发春芽”,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各个战场已开始对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全面进攻,百万雄狮已有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晋冀鲁豫区党委考虑:抗日战争时期的睢杞太抗日游击根据地(也叫水东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领导陇海铁路南的晋冀鲁豫区和大别山的中原区,以及津浦路东的皖北区的连接枢纽。逐鹿中原,必须在豫东平原上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于是便申请中共中央恢复抗日战争时期的豫皖苏区。中共中央很快批准了这一建议。1946年11月,在山东省郾城县窦楼村组成了豫皖苏军区机构。原抗日战争时期,在竹沟建立河南第一支抗日武装的张国华同志任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在睢杞太地区建立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的司令员吴芝圃同志任政委。晋冀鲁豫区党委点这两名主将,都是本乡本土的河南人,在豫东平原一带人熟地熟。他二人的名字,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河南人,特别是豫东人家喻户晓。张国华、吴芝圃二人经过不到十天的准备,肩负着中共中央的委托,带领精兵强将千余人于1946年11月底越过陇海路,12月5日来到睢杞太地区,与冀鲁豫六分区的三十团和永城八分区撤到睢杞太地区的三十四团、三十五团、第五支队会合。从这时开始,在豫东平原上拉开了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决战的序幕。

再说国民党反动派,也深知豫东平原在中共一盘决战棋上的战略地位。抗日战争一结束,就迫不及待地调集军队,对睢杞太地区大规模的进行围剿。当张国华、吴芝圃率部来到睢杞太时,正值敌人以七十二师六十四旅为骨干,纠集交警十七总队和三个省及十几个县的保安团共15000余人,向睢杞太地区进行第三次围剿。

张国华、吴芝圃所带武装,加上与各区汇合的武装及县区武装,整个睢杞太地区共有武装五六千人。显然敌我兵力悬殊很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以张国华、吴芝圃为首的临时区党委考虑,要想开展豫东平原的工作,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眼下当务之急,必须首先尽快地打退敌人的围剿。

张国华、吴芝圃心里明白,敌人兵力看来庞大,但都是些贪生怕死之徒,甭说他们的省、县保安团,就是他们的正规部队六十四旅及交警总队,各团之间,打起仗来也是各顾各,协调作战精神极其脆弱。若能吃掉一部,其他敌人很快就成惊弓之鸟,望风而逃。

经过侦查得知,一向自认为武器装备优良的敌整编十五师六十四旅一九零团,在杞南扫荡时,驻扎在离杞县县城较远的刘寨。张国华、吴芝圃当即决定,准备吃掉他。并决定由六分区主力武装三十团担任主攻。

三十团,是睢杞太地区坚持八年抗战,一直催不跨,打不烂的基干武装,1940年成立时叫睢杞独立团,后改名为睢杞太独立团水东独立团。1945年元月正式纳入冀鲁豫区武装序列,更名为三十团。团长就是在睢杞太地区土生土长,闻名遐迩的王广文。1946年8月份,王广文奉命去冀鲁豫分区党校学习,学期未到,就被张国华、吴芝圃从党校要回,一起回到睢杞太,当天就重新接受三十团团长之职。

数年在战火中滚打过来的王广文,对打仗有特殊的嗜好。虽说不是科班出身,数年的磨练已对国民党队伍了如指掌。他得力的战术就是偷袭,而且是在夜间零点之后。因为,国民党的队伍,看来衣冠楚楚,但纪律松弛。白天追逐共产党武装,扑风捉影,东跑西奔,晚上驻下来已疲惫不堪。又自认为武器精良,可以高枕无忧了。多年的经验告诉王广文,只要条件成熟,夜袭不说百分之百打胜仗,可也有十拿九稳的把握。又加上王广文从小生在睢杞太,七八年带着武装从西庄到东庄,对睢杞太整个地区旮旯缝道,他都一清二楚。一说哪个村庄,不看地图就知道它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甚至每个村多少户,多少人,他心里都有数。

王广文接到主攻刘寨的任务后,又听张、吴二位首长已安排了四周打援部队。他马上就一口吃个鞋帮,心里有底了。刘寨位于杞县城南五十里,距杞县重镇瓦岗集三里许,当时有二百户人家,寨周围有不高的土寨墙,四周开阔,夜间部队很好靠近。

12月9日,战斗打响,因刘寨东北,东南角离居民区较远,王广文把此处作为突破口,并于军区警卫团言定,由他们佯攻西北角。果不出王广文所料,当三十团一营、二营从东南角,三营从东北角攻入寨内后,成班、成排、甚至成连的敌人还在睡觉中就成了俘虏。驻在寨子西边的敌人听到四面枪声,马上靠着优势武装踞守在西南角于三十团对抗。天明后,敌人妄图组织力量,从西南角反冲三十团三营踞守的西北角阵地。三营全体指战员奋力反抗,敌人未果,但生长于睢县闫土楼村的教导员闫超在此次战斗中壮烈牺牲。由于援军被阻击外围,敌一九零团眼看求援无望,又在三十团强大攻势下,慢慢不支,十日下午残敌从西南角逃回杞县城,在此次18个小时的激战中,敌大部被歼,死伤200余人,生俘300余人,缴获敌人轻重机枪三挺,步枪百余支。张、吴回到睢杞太以后取得了刘寨战斗的首次胜利。12月24日的《人民日报》予以报道。敌一九零团的毁灭,给“围剿”敌人一重大打击。不到十天,其他围剿部队全部撤出睢杞太。

刘寨战斗后,部队撤到平岗休整。沉寂的睢县平岗镇一时红旗招展,人欢马叫,热闹非凡。平岗镇的老百姓听说吴司令领导的队伍来到了,争相为部队腾屋让房,并把蓝砖碧瓦比较宽敞明亮的刘家祠堂打扫干净,作为豫皖苏区党委的临时办事处。

1946年12月14日,和煦的阳光普照着豫东大地,虽已是深冬,平岗镇却沉浸在暖洋洋的气氛中。一大早,平岗镇的男女老幼挤在平岗南一个大麦场的周围,看张国华、吴芝圃的队伍开会。有几个小伙子还不时把赶制的过年炮竹拿出来燃放。坐北朝南用太平车,门板搭起的主席台上,端坐着张国华、吴芝圃等豫皖苏区领导人。当吴芝圃用地地道道的豫东方言宣布中央“恢复、坚持、巩固豫皖苏解放区”的指示,并庄严宣布豫皖苏区党委、军区、行署成立时,下面响起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打到蒋介石,解放豫皖苏”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接着张国华代表晋冀鲁豫区党委宣布:豫皖苏解放区党委书记吴芝圃,委员张国华、何启光、王幼平、王其梅;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副司令员魏凤林,政治委员吴芝圃,参谋长陈明义,政治部主任王幼平;行政分署主任吴芝圃,副主任杨一展、彭笑千。

时间已过去六十多年,平岗镇上岁数的老年人还记得当时在平岗南麦场里吴芝圃开会的情景。但谁也不知道,在这次会议以后,偏僻的小镇平岗竟成了中共河南省第一个省级政权建立的旧址。自从这次会议以后,豫皖苏区的斗争走向了新的历史阶段。豫东平原很快打跑了国民党反动武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支援睢杞、淮海战役。到1949年2月,豫皖苏区党委、军区、行署取消。在此基础上 建立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吴芝圃是第一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山松醪赋
中山松醪赋
洞庭春色赋
洞庭春色赋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