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睢县水城骄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

读书之感悟

时间:2015-07-07 10:00:01  来源:睢县网  作者:袁业春

作者文前小序(袁业春)

乙末之春,余八十有二,年老且病,不顾风烛残年之时,用半残之手写“读书之感悟”及“探人生之秘”两文。一为教人读书上进,一为引人处世有为,二者均为人生之要,不可偏废,盼读者耐心探读,亦不枉余两次持笔晕倒,三次校正之精力也,如果读者有一点点收获,以慰吾心足以。

(一)读 书 之 感 悟

袁 业 春

我曾读到一首歌:“世上无学人,无物可比伦。如比之草木,草有芝兰木有椿;如比之鸟兽,鸟有凤凰兽有麟;如比之粪土,粪滋五谷土 养身。”歌词给了我读书好学的力量。读书使我得到美好的社会理想,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

如读过陶潜的《桃花源记》一段“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个意想不到的世外桃源,作者具有美好的社会理想,就说明当时社会黑暗,追求一个美好的社会,要去努力奋斗。又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说明要有爱国爱民的责任感。有这种责任感的人,能够坚持真理,维护正义,不去考虑个人得失,一心为社会之需要,人民之利益而尽心力,甚至能见义勇为,置之生死而不顾,去舍生而取义,读到此能不感慨万分吗?

更使我受感动的是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文中说:“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这句话说得路人伤心,石人泪下。为这位忠孝的中国男儿而感动。林觉民的“绝笔书”,这书是烈士在广州起义前夕,在狱中写给妻子陈意映的遗书。信中说明了自己为国为民而牺牲的革命宏愿,充分表达了对妻子真挚的爱。但是他没有缠绵俳恻的儿女私情,而是用为天下人谋幸福的崇高理想来劝慰妻子要以天下人为念,表现他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情真意切,感情深挚,打动人心,使人敬佩。

在读书中也可看到,用人也是重要之一部分,我国历史上对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考核、赏罚有丰富的经验。如重视人才,发现人才,爱护人才。要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举贤要内不避亲,外不避仇。在读“吕氏春秋”中的“祁奚荐贤”,曹操的“求贤令”,“史记”中的“听毁誉而观实效”和“刘邦论成败”,“资治通鉴”中的“唐太宗用人”等书内,都给读书人指出,要调查研究、据事实做判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用人不可不慎。

读书人要边读边用,读书也要讲究方法。朱熹很讲究读书法,他治学精细,曾经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他的读书要诀是:心道,眼到,口到,熟读,精思,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融会贯通。这几点为读书经验之精华,是我们再读书中应该效仿的。

通过读书,用先贤之经验,可收到“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之成效。

读书莫受古人愚,取其精华,抛其糟粕。多才之士,才有八斗,博学之人,书读五车。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尚书易经乃文王周公所著,故曰周易。孔子写春秋,因获麟而绝笔,故曰麟经。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雕虫小技,自谦文学自卑;倚马可待,羡人作文之速。五凤楼手,称文字之精奇,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誉才高,曰今日斑马,羡诗工,曰压倒元白。白雪阳春,是难和难唱之韵,青钱万选,乃屡试屡中之文章。朗朗之音,为读书之声。文章全美,曰文不加点。文章浮薄,何殊月露风云,潦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作文曰然翰操觚。竞尚佳章,曰洛阳纸贵,不嫌问难,曰明镜不疲。开卷有益,宋太宗之要语,不学无术,汉霍光之为人。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杨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书不可不读,礼不可不知。读书能增人生之智慧,读书能增前进之力量。战国苏秦游说秦惠王去统一中国,经过十多次没成果,潦倒穷困,回到家中,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此情此景,苏秦万分感悟,这个失败是苏秦之读书不精之罪也,他并不灰心,能引锥自刺,苦读三年,了解天下之形势如肢掌。出使六国,一举成功。佩六国相印,途经家乡洛阳。父母出郊接见,到家后,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其嫂蛇行匍伏,四拜跪谢,苏秦见状向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悟出:人生于世,势力富贵,来于苦读不怠,以智慧能力所取。又有一贾君,能背读四书全文,但不能领会书中精神,在社会上笔不能记账,文不能通信,成一个无实用的文人,过着孤独无偶的单身生活。另一位是贺君,曾跟胡举人读书,能解读四书五经,在汴教书,后去大学学校深造,可谓新旧双优,其学生桃李遍天下,为国家培养出很多人才。后因整风时被错划成右派,在故乡被管制劳动20年。平反后又到开封师院任教,当了教授,他在家乡作出了一篇“沙海巨变”的散文。写沙河不茅之地,旱涝成灾,民不聊生。继而写人定胜天,改造自然水利条件,开渠打井,旱能浇涝能排,开垦沙河土地,从兰、至睢,逶迤百里,行行固沙焦桐白杨,方方阡陌丰田。过去的荒沙地,变成米粮川,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土地为财富之母,使人有今胜昔的感叹。

读书的感悟,其益大矣使我悟出古为今用的道理,书能使古今融会贯通,接前人之经验,使书香智慧之俊才,成一个巨人矗立在中原的江山之巅。唱出:“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的和谐之歌曲。

 (二)探人生之秘

袁业春

华夏民族有传统之美德,成为几千年的历史,是文化凝练而成之道德准则,为中华民族灿烂历史重要组成之部分。古往今来,贯穿各代史实,有分久而合的、有合久而分的。显示社会巨大之变迁。

神州大地上之人生,历代依靠古文化之基础,代代相传。初人与洪水、猛兽斗,后人与人斗,争权夺利。为了一个和平共处的美好之环境,达到人与人和睦相亲,由周公制礼,孔孟传教仁义、道德。后有墨家非攻,老庄的无为……各宗各派,引起争端。总之要求是幸福之人生。最后,以儒家为宗,倡导读四书五经,读书习字文治天下,科考取仕,以忠孝道德为本。上下行之,如日月的光照,不行之如流星之短逝。

或说:“人生如梦”不无道理。然需要这个梦要做好,达梦想成真。要有简单变成复杂,落后变成先进,贫穷变成富足……,这个美好之社会是历代君王、宰相均一致要达到的目的。然而却难以成全,这是言与行的差别太大的缘故吧!

轩辕时,有诸侯相伐,暴虐百姓,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宾从。炎帝凌诸侯,众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修德振兵、研究天气、种植五谷、驯服熊、罴、虎、貅。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如愿得胜。于是黄帝与炎帝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劳动,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后蚩尤作乱,战于涿鹿之野,擒杀蚩尤,天下太平。这是华夏人生的一个探秘。和者治,分者乱。

西楚有个项羽,力大无穷,志高无上。不满秦始皇,后称霸起兵。仅有一个范增不能依靠。汉王刘邦,能利用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垓下一战,以弱胜强。项羽被汉军围数重,四面楚歌,项羽大惊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虞姬知其意和之曰:“汉兵已略地,四外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后自刎。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乌江自尽。这个流传千古的悲剧怎能不唤起人们对人生之珍视!

唐朝授元年(690)的重阳节,六十七岁的武则天终于实现她的女皇梦,自号“圣神皇帝”。

武则天多年奋斗,用尽软、硬、刁、憨之方法。终于登上女皇的宝座。女皇的圣灵诱导她从媚娘、才人、昭仪、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直到武周皇帝,历尽坎坷、艰辛,饱受了酸、甜、苦、辣,极有耐心地折腾了三十六年,终于爬上至高无上的中国历史惟一的女性帝王之皇位。

古代母性氏族,为男性氏族所取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就,是发展之趋势。是时的武则天扭转乾坤,从父系中夺回皇位,非同小可。十六年的盛世中武则天终于做出立自己的儿子庐陵王李显为太子的决断。此时的武则天,已经重拾理智,为祭告天地防日后太子与诸武再度纷争残杀,她召集儿女们和武姓侄儿到明堂,祭告天地,宣誓永远和平相处,并立下铁劵,藏于史馆。这事是这位女政治家晚年的一大成功。另有武则天读过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檄》,为了知人善用,不但不杀,反而重用骆宾王。这是武则天值得称赞的地方。(中国皇后224页)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初二日,武则天死在上阳宫的仙居殿,享年82岁。临死前武则天顿悟人生,化解积怨,她不但赦免王皇、肖淑妃两族的罪,还赦免了宰相褚遂良及韩瑷、柳爽等人家属的罪过。宋朝欧阳修评说;:“武后自高宗时,挟天子威福,胁制四海,虽逐嗣帝、改国号,然赏罚已出,不假借群臣,僭于上而治于下,故能终天年,乱而不亡。”此人生鲜见之事,应探秘其原。

昔有齐人晏子,为齐之宰相。历经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元老。晏子生活节俭、守职尽力,受齐国人之尊重。他虽做宰相,食不兼味,其妻室不穿丝绸衣裳。此节俭之风,使人效仿。

越石父贤,在囚中。晏子路听此人贤,就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中。晏子没向石父告辞,就走回内室,好久才走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惊,匆忙整衣冠向石父道歉。说:“我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说:“我被囚禁,是因为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把我赎回来,却不能以礼相待,我不如在囚中。”于是晏子把他待如上宾。这个事说明全心全意为国为民一片忠诚之心,也为人生之要事。

人生之学问博大精深,我人要借古鉴今。在形神之离的一瞬间,必去静心探寻。怀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走向人生的海洋。去圆中华儿女国泰民安之梦。做一个探人生之秘的勇士!”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