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睢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睢县水城骄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早安睢县

早安睢县|2025年1月7日

时间:2025-01-07 05:58:51  来源:  作者:
星期二 农历腊月初八
 
 
 
 
-3℃~8℃ 晴 西南风2级
 
每日金句|习近平论不断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
  必须把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一起抓,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

  ——习近平2024年1月8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国内要闻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2979亿元。
  • 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1.1%,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
  • 最高法日前发布服务保障科技创新意见,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
  • 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在职民警已有192.2万人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6.5万人取得高级执法资格。

光明日报|河南睢县:丹参喜丰收 农户采收忙
  近日,走进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周堂镇苏营村丹参种植基地,经过十个月时间养精蓄锐的丹参已迎来丰收季,手法娴熟的农户们正在奋力采挖,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热闹繁忙的采收景象。
  “今年又流转了三百六十多亩地,全部种的是丹参,现在正值收获季,每天需要雇几十名工人帮忙采收,今年丹参亩产达到了四千斤左右,效益还是可观的。”睢县周堂镇苏营村丹参种植户胡传峰告诉记者。
  在丹参收割现场,收割机所过之处,一颗颗颜色鲜红的丹参破土而出。农户们分工明确,有的用钉耙将未完全脱离土壤的丹参刨出;有的用小耙子将丹参去土统一堆放;最后,农用车将采收的丹参运出田地。
  丹参种植不仅解决了村里土地难题,也给农户带来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丹参种植从整地、管护,到采挖、收集分拣,用工量能达到300人次,有效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我就是这一片的村民,在家闲着也没事,俺在这给人家帮忙采收丹参,一天还挣个六七十块钱,活不累,也不耽误看娃,好得很。”采收工人刘爱琴乐呵呵地说。
  胡传峰告诉记者,今年采收的丹参售价大约在每斤3元到5元之间,而据他在市场考察后了解到,烘干后的丹参售价则达几十元,价格相差了好几倍,为了进一步提高丹参收益,该村通过积极协调,已经投资建设好一座烘干车间,烘干设备正在采购当中。
  “前二年一般情况下都是亳州的药材商直接到地头给俺把刚采收的丹参拉走了,今年咱的烘干车间建好了,等设备一到位,咱自己烘干加工,把丹参药材加工好,再送到药厂,效益能进一步提高。”胡传峰表示。
  发展特色农业为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延长了产业链条,激发生产动能。睢县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探索完善“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中药材种植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集体资产入股等形式,逐步形成了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合理化丰富中药材的种植种类,同时,提供技术、政策的支持,让中草药种植更加科学化、集约化、标准化,使群众致富步伐走得更稳健。”睢县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来源:光明日报)
了,
很多人都渴望自己能变得更出色,但无论你想要做成什么事,都没有捷径。令人羡慕的成就背后,都有持之以恒的努力,生活终会奖赏一个自律的人。早安!​​​​​​
编辑:陈艺
主编:马永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