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西陵寺镇邢堂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机器轰鸣作响,一个个色泽鲜艳、圆润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工人们三五成群,忙着给新鲜红薯去泥、分拣、晾晒、装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种植户江亚萍随手从刚挖出的红薯堆中捧起几个,掂了掂分量,如数家珍地算起了增收账:“今年我种了50亩红薯,大部分是淀粉红薯,还有西瓜红蜜薯和白哈蜜薯,亩产大概8000斤,效益挺不错。”她接着说,“一部分红薯已经被商户提前订购,剩下的我们打算做深加工,制成红薯淀粉和红薯粉条,进一步增加收益。”

红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有效带动了周边劳动力就业。采收期间,每天都有二十多名村民来到基地务工增收。“我在这儿干活,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心里挺满意的。”村民张艳玲一边忙碌,一边笑着说道。
近年来,西陵寺镇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做活“土特产”文章。该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壤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红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并逐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出淀粉加工、粉条制作等增值环节,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了农业提质、农民增收。昔日不起眼的小红薯,如今已茁壮成长为西陵寺镇富民兴村的“甜蜜”大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