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电影《南京照相馆》的光影在睢县融媒体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心中投下庄严印记。那方寸胶片背后,是照相馆主人于家国危亡之际以镜头为枪、用影像守护民族记忆的浩然正气。这份“快门定格历史,笔尖书写担当”的赤诚,不啻为我们新时代新闻工作者一面清澈的精神明镜。
铭记历史,守护真相,是记者血脉中奔涌的永恒使命。电影中主人公在硝烟弥漫中拼死保存民族屈辱与抗争的影像底片,其壮举令人动容。杜甫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记者笔下的文字、镜头捕捉的瞬间,皆肩负着为民族留信史、为时代存正气的千钧重担。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新时代的瞭望者,我们当以“铁肩担道义”的勇气,擦亮双眼,守护真相,让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辨,让时代的声音真实可感。
扎根热土,心系人民,是记者脚下最坚实的土地。我们睢县,承继着水城的千年文脉,也铭刻着睢杞战役的壮烈篇章。新闻工作者当如电影中那架忠实记录人间悲欢的相机,镜头必须俯向大地、贴近人民。唯有深深扎根于睢县丰厚的土壤,感知乡亲们的忧乐与期盼,我们的报道才能如古之良史,字字浸透“为生民立命”的温度与力量。
创新表达,引领风尚,是记者在时代大潮中勇毅前行的风帆。从照相馆里暗室显影的微光,到今日融媒体矩阵的广阔天地,传播的载体虽历经沧桑巨变,但讲好故事的初心从未更改。面对新格局,我们当锤炼“四力”,以创新的笔触与镜头,在历史的纵深与时代的脉搏中寻找结合点,让睢县发展的动人篇章、人民奋斗的鲜活故事,传得更远、更广、更深。
快门定格历史,笔尖书写担当。当新时代的曙光照耀睢州大地,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是时代光影最忠实的“显影人”。以历史的镜头为鉴,以总书记的嘱托为纲,深深扎根于睢县这片热土,我们必将能用手中的笔与镜头,显影出更加壮丽的时代画卷,在记录睢县、讴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留下无愧于职业、无愧于历史的清晰印记。
|